山东省反诈骗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构建"AI+大数据+人工"闭环防控体系,全民反诈格局初现
元描述: 山东省深入推进“打防管治宣”各项措施,构建“AI+大数据+人工”闭环防控体系,全省发案数、损失数、涉案“两卡”数等主要指标同比大幅下降,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引言: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山东省政府高度重视反诈骗工作,近年来持续加强打击治理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将以山东省为例,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反诈骗防控体系,并分析其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AI+大数据+人工”:山东反诈战线的利器
近年来,山东省公安厅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其成功经验在于构建了“AI+大数据+人工”的闭环防控体系,实现了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全方位打击和防控。
事前重预防:精准预警,守护群众钱袋子
山东省反诈工作注重“事前预防”,积极构建多层次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损失。通过上门见面、人工电话、智能语音、短信提醒等多种方式,对潜在受害者进行分类预警劝阻。截至目前,山东省已预警劝阻158.7万人次,上门劝阻102.7万人次,预警后被骗率仅为0.07%!
事中强阻断:技术赋能,筑牢反诈防线
山东省在“事中阻断”环节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建设完善的诈骗信息监测模型,拦截诈骗电话、短信、APP、网址等,有效阻断了诈骗信息的传播。截至目前,山东省已拦截诈骗电话、短信4061万次,阻断访问946.7亿次,有力地阻断了诈骗犯罪的传播途径。
事后有措施:快速处置,挽回损失
山东省在“事后措施”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涉案资金紧急处置机制,千方百计保护受害人账户,避免群众损失。据统计,山东省已挽回受害人损失23.3亿元。
山东省反诈工作取得的具体成效
今年以来,山东省深入推进“打防管治宣”各项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 发案数、损失数大幅下降:全省发案数、损失数等主要指标同比大幅下降,打击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 涉案“两卡”数下降:山东省率先打破通信行业信息壁垒,对“两卡一网”(电话卡、银行卡、互联网)开展全生命周期动态监测,涉案“两卡”同比下降20.6%。
- 关停涉诈网络账号:山东省关停涉诈网络账号12.7万个,有效遏制了诈骗犯罪的传播。
- 境外打击力度加大:山东省以“攻大案、打集群、清黑产”为突破口,组织警力赴云南边境,押回缅北移交及回流人员1563名,打击了境外诈骗犯罪。
- 全民反诈格局初现:山东省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政治任务、民心工程,不断将反诈人民战争推向深入。
山东省反诈工作的经验启示
山东省的反诈工作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 坚持综合治理:要从制度、技术、宣传等各个方面入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反诈体系。
- 加强技术运用: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反诈工作的精准性和效率。
- 强化全民参与:要发动全社会参与反诈工作,形成全民反诈的良好氛围。
- 加强国际合作:要加强与境外执法部门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关键词:反诈骗,人工智能,大数据,闭环防控体系,精准预警,事中阻断,事后措施,全民反诈,综合治理,国际合作
常见问题解答
问:山东省反诈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答:山东省反诈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构建了“AI+大数据+人工”的闭环防控体系,实现了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全方位打击和防控,并积极推动全民反诈,形成全社会参与反诈的良好氛围。
问:山东省在反诈工作中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
答:山东省在反诈工作中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了完善的诈骗信息监测模型,能够及时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短信、APP、网址等,有效地阻断了诈骗信息的传播。
问:山东省如何加强对境外诈骗犯罪的打击?
答:山东省加强与境外执法部门的合作,组织警力赴云南边境,押回缅北移交及回流人员,打击了境外诈骗犯罪。
问:山东省如何提高反诈宣传的有效性?
答:山东省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反诈宣传,包括组织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系列宣传活动,制作反诈宣传视频,发布反诈知识手册等,不断提升群众的防诈意识。
问:山东省在反诈工作中如何做到精准预警?
答:山东省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潜在受害者进行风险画像,并根据其风险等级进行分类预警,做到精准预警,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损失。
结论:
山东省反诈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未来,山东省将继续坚持“打防管治宣”各项措施,不断完善反诈工作机制,打造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网络环境,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贡献力量。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安全意识,共同抵御电信网络诈骗,维护网络安全,守护我们的财产安全!
